今天的汤和墓墓园,庄严肃穆,松风如涛。作为功臣封王者,汤和的墓葬规制享受了明朝臣子的最高规格。在墓前神道的最南端,立有一座高为6.35米的神道碑。但令人费解的是,原来刻在石碑上长达数千字的碑文,已被人逐字凿去。究竟是何年何代何人所为,至今仍无定论。业界认为是,碑文的作者方孝儒在建文帝在位时曾任翰林侍讲博士,深得器重。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攻入南京,命他起草登基诏书,他掷笔于地,拒不受命。朱棣用灭九族来威胁他,可他回答说,“虽灭十族,亦不附乱!”结果被杀,除灭九族外,还杀他的学生,以成十族,株连至死者870余人。《明史》本传中明确记载:“永乐中,藏孝儒文者,罪至死。”因而当年由方孝儒撰写的碑文也要凿去……而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所为。当时汤和墓周边区域均为凤阳府属地,李自成起义军在这里的破坏活动频繁,而且汤和墓周围的明代墓碑也有类似被凿去碑文的现象。

   在长达225米的神道尽头,坐落着汤和墓享堂。今天人们看到的享堂大殿,是一座三开间木结构歇山式仿宋建筑。汤和墓为明代墓葬,为何享堂的建筑风格却来自宋代?原来,在1973年文物工作者对汤和墓进行考古发掘之前,这里所有的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在多方查询文献资料未果的情况下,考古人员从原享堂遗址清理发掘出了一部分建材残件。经过反复论证,专家认为,元代统治时间较短,加之年年征战,很难形成特有的建筑模式。因而明代初期的建筑形制和构造特点,仍然沿用宋代风格。享堂之南便是汤和墓墓冢。今天,人们从位于享堂内的墓道口下行,便可进入墓室。


汤和墓

上海蚌埠企业商会

地点: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西路680弄5号楼201室

邮编:

电话:02165581999

手机:13701898781

传真:02165581999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