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7000多年前的双墩古人类遗址、5000多年前垓下大汶口时期古城、4000多年前禹墟遗址、2000多年前的双墩古墓与垓下古战场等。除了这些有形的文化遗产,我市还有众多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
据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我市的花鼓灯、泗州戏、五河民歌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外,省级“非遗”有13项,包括端公腔、垓下民间传说、旱船舞等,还有37项市级“非遗”,县级资源更是多达600多项。它们都是珠城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也是它们让蚌埠独具的城市文化“形神兼备”。
花鼓灯:蚌埠的文化名片
提到蚌埠就联想起花鼓灯,提到花鼓灯就联想起“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耳边似乎就响起了震天的锣鼓声,眼前似乎就出现了柔美动人的兰花和刚劲有力的鼓架子。近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花鼓灯歌舞节,建立了花鼓灯博物馆、花鼓灯艺术传习所等,对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2010年4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冯嘴子村的参观考察,花鼓灯俨然已经成为蚌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名词。
花鼓灯的音乐、舞姿和韵律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淮河人民生活、劳动、情趣、性格、风俗、风情的记忆,承载了不同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文化。花鼓灯不仅是中国汉民族民间艺术代表作,在蚌埠更是源远流长。相传大禹时期,怀远涂山是大禹娶妻、治水会诸侯的地方。涂山上建有汉代的禹王宫,两千年来香火不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禹王庙会上,跳花鼓灯祭祀大禹的风俗延续至今。2006年,花鼓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蚌埠有序推进科学保护,不断推陈出新,已经成为向全国展现花鼓灯艺术的主要城市,先后入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暖场演出和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展演,将花鼓灯舞红大江南北并走出国门。
泗州戏:淮河岸边的另一朵奇葩
和花鼓灯一起惊艳全国、同时进入国家级“非遗”的还有另一个淮河文化——— 泗州戏,因为它唱腔优美迷人,把人听得魂不守舍,所以又称“拉魂腔”。上世纪50年代,原蚌埠市泗州戏剧团先后三次赴京参加戏曲会演。在京期间,曾到怀仁堂汇报演出,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4年11月,原蚌埠市泗州戏剧团升格为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其中的两名老艺人李宝琴和鹿士彬被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花鼓灯、泗州戏是诞生于同一土壤的一本双花,二者在文化基因、艺术形式、表演程式等方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许多花鼓灯老艺人同时又兼唱泗州戏。近年来,我市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办法,支持和推进花鼓灯、泗州戏等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在这种氛围中,花鼓灯、泗州戏有了更多改革尝试,一批新作出现并获得多种奖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创作的花鼓灯节目《鼓乡情韵》,节目以欢腾热烈的锣鼓开场,兰花展示之后,展开了剧情式的情节舞,最后以大花场将节目推至高潮。其中情节舞的环节,编导就采用了泗州戏角色剧情的设计:一群小鼓架子与兰花逗场,引起兰花男友的不满,对舞场面充满戏剧性。熟悉泗州戏的观众不难看出其中的戏曲角色痕迹。该节目先后荣获2006年“全国鼓舞大赛”金奖、2007年“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秧歌组一等奖等荣誉,并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文艺演出和上海世博会演出。
五河民歌:最本土的“国字号”非遗
五河民歌是我市继花鼓灯、泗州戏之后的第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砸砖头……”这首曲调欢快优美的《摘石榴》就是五河民歌代表作之一,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故事。
在我市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花鼓灯和泗州戏都是多个市县联合申报,唯有五河民歌独属本地。五河民歌种类多,曲目丰富,类型有劳动号子、秧歌(田歌)和小调三大类。世代流传的民歌中,都充分体现了五河特有的语言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让这个“国字号”非遗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
五河民歌在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就已形成,经过明清、民国时期的发展,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五河、蚌埠为核心,播布皖苏两省十几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摘石榴》、《打菜苔》、《四季颂淮北》等一批优秀曲目,产生了马留柱、曹新云、张红曼、薛胜友等一批著名民歌手。如今,记录在册的五河民歌有180多首。
近年来,五河民歌在国内一系列重大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国内民歌演唱名家张也、祖海、魏金栋、吴琼、张燕等在全国大型文艺活动中也多次演唱五河民歌经典曲目。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拍摄的《五河民歌》专题片分4集在央视播放,进一步提高五河和五河民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众多市级“非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
端公腔、垓下民间传说、旱船舞、怀远石良道膏药、淮河琴书、临北狮子舞、钱杆舞、涂山大禹传说、涂山禹王庙会、卫调花鼓、五河清明庙会、杨氏微雕,还有余家皮影戏,13项省级“非遗”和37项市级“非遗”的陆续出炉,让越来越多的人见识到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艺术魅力,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一个“非遗”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市级“非遗”之一的怀远包集古庙会起源于清朝中期,当时怀远县城形成了“宫宋杨林”四大家族,其中,宋氏中的一支于1750年迁居包集,并在集南、集北建立宋氏家庙,称南头庙、北头庙,北头庙会为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南头庙会为每年农历三月初八,抗战时期,两庙均毁于战火,解放后,经宋氏族人商定,把两次庙会合为一次,即每年农历三月初八。
每一个“非遗”的背后代表了“一个地方一种民俗”。怀远县地处安徽省北部的淮河中游,涡、淮两河交汇处。怀远资源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商业繁荣,人才荟萃,怀远人淳厚朴实,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在这种独特的人文环境下形成的怀远酒俗文化,逐渐盛行,名闻遐迩。
每一个“非遗”也都展现出民间的艺术魅力。固镇垓下舞龙是一项集体表演节目,一般由十数人到数十人表演。在激昂铿锵的锣鼓声中,巨龙摇头摆尾,大气磅礴,呼啸而出。引龙者手持彩球,做出各种逗引动作,龙头则紧随其后,相应地表演各种高难动作,时而蛟龙出海,时而游龙潜渊,各种复杂套路令人目不暇接。
记 者从市文化馆了解,2009-2010年,我市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搜集到大量的“非遗”资源,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十二类,汇编形成约70万字的《蚌埠记忆》一书。的确,正是这些珍贵的,有着深厚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珠城特有的文化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点:上海市宝山区水产西路680弄5号楼201室
邮编:
电话:02165581999
手机:13701898781
传真:02165581999
邮箱:Email:public@bjgdsh.or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